跳到主要內容
學習歷程製作技巧

     

還不清楚學習歷程檔案該如何撰寫嗎?

 

當考試無法再凸顯個人特質,你又該如何展現自己?

之所以會叫做學習歷程,是因為這份紀錄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因此撰寫學習歷程時,並不是一昧的放上成績單、考試結果。更應該要仔細的記錄下學習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製作一份完整的檔案。在這裡我們根據學長姐的經驗,統整出六大重點「三要三不」,幫助大家更有方向地產出歷程。

  • 要具體化

書寫內文時,切記以具體、量化的角度書寫學習歷程。對於教授來說,比起單薄地在檔案中列出自己學習到什麼能力,他們更注重挖掘文字內容所具體描繪的特質。因此在檢查學習歷程是否足夠具體時,可以把自己當作第一次讀的人,如果能夠清楚看懂內文的說明,就代表有達到具體化的書寫喔!

  • 要凸顯個人能力與特質

在書寫能力特質時,切記要註明在過程中做過的哪些事、學習到什麼能力、經過哪些事讓你發覺自己的那些特質。如此才能具體佐證你的能力特質喔!

  • 要展現素養能力

108課綱重視素養能力,什麼是素養呢?教育部解釋核心素養:「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的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時,所應當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所以一份學習歷程中,把自己在活動中學習到的知識、能力或遇到困難時所展現的態度,以及解決的辦法寫至歷程中,就能從文字中潛移默化的展現「素養能力」。 

  • 不要抄襲網路上的文章及同學們的歷程

如果有抄襲網路上的資料,或是複製同學的檔案經過修整,學習歷程平台會比對出你的學習歷程的哪一段文字與網路上的文章相符,或是與哪位同學的學習歷程相似,並記錄下來讓教授在審閱時清楚知道歷程中有抄襲的狀況。如此一來,為了求快或貪圖方便撰寫學習歷程會得不償失,後果請自負喔。

  • 不要把上課的資料直接上傳成學習歷程

經過有架構地書寫,讓學習歷程是一份經過詳細規劃的「企劃」,而不是老師給你什麼東西就直接取用的「學習單」。上課的資料可以傳至學習歷程,但更重要的是從上課中學習、體悟的內容。有架構的書寫可以讓學習歷程具備脈絡性。

  • 不要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時間能做

盡量在課程結束時開始撰寫學習歷程。這個時候是印象最深刻,最有心得的時候,趕快把它記下來,以免到最後要寫的時候忘記曾經的細節白忙一場。

  • 如何讓學習歷程具有個人特色?

同班同學、甚至是同校同學在部分學習歷程上經歷的課程相差不多,因此可能製作出相似的學習歷程。除此之外,我們訪問的的教授大多表示,要知道各學系教授的喜好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科系、甚至每一位教授看重的事情都不一樣,所以重點是如何展現自己的個人特色與所長。因此,要如何在相似的學習歷程中脫穎而出,展現你的獨特性是件重要的課題。在這裡我們提供以下思考方向,希望使你的學習歷程獨一無二。

  • 製作「摘要」

摘要好比是電影預告片的功能,為了吸引教授的目光,我們可以擷取內容裡精彩的部分,讓他們有想要繼續閱讀的慾望。許多科系因為申請人數上百位,教授平均閱讀每位同學的學習歷程不會有太多時間。因此撰寫一頁學習歷程摘要大綱,可以讓教授大致瞭解你的學習歷程的內容。

  • 誠實描述凸顯真實性

教授非常看重學生是否誠實,因此誠實地描寫歷程上所經歷或發生過的事很重要。如果造假的話教授其實都看得出來,面試時若被問到而被教授戳破可就不妙了。為了讓你辛辛苦苦做的學習歷程避免被誤認為有人代寫,可以在內容添加「老師的評語」或是「同學們的回饋」。如果有參加活動的話可以標註活動日期。以上這些都是可以讓你的學習歷程增添真實性的好方法。

  • 內文經過構思,同時展現個人特質

回歸本質,一份優秀的學習歷程除了排版美編,最重要的還是內文的撰寫。試著在內文中運用摘要的書寫方法,利用有限的文字表達出豐富的內容。此外,記得透過自己的視角來書寫,縱使課程與同學們類似,每個人的所觀所感還是能與其他人有所區別。對於教授來說,有經過思考的文字與隨筆記錄的文字,一眼就能分別出來。而他們喜歡從你寫的內文字句自行發掘你是怎樣的人,並思考你是否有對應科系的能力。由此可見文字內容是學習歷程檔案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